Friday, May 28, 2010

一個大 寫的W型衰退正在慢慢靠近!


原載於聯合報╱作者: 南方 

去年七月一日,我在本專欄裡寫了「這種W?還是另一種W?」。文章指出各國無限制的舉債救經濟,它或許避 免掉了紓困不足而造成的W型雙谷底衰退,但反而可能引發另一個由於債務及貨幣危機而造成的更大的W型衰退!這篇文章的論點和預測,今天正在被證明為正確。
由次貸風暴、全球金融海嘯和深度衰退迄今,人們即在盼望著復甦重臨,但大家都疏忽了:
() 各國以「量化寬鬆」(QE)的方式舉債印鈔救經濟,這並不是在解決舊問題,而只是用「硬槓」的方式轉移問題,就是把金融體系的問題轉移成了國家債務 問題,希望藉著「國家」這個更大的實體來吸收,進而消化掉危機。這是問題的拖延,在拖延中使得問題更加惡化。
() 由於各國都在舉債,在過去兩年裡,OECD的已開發國家,它們平均的主權債務已由GDP比重的百分之八十暴增為百分百,估計到了二一四年將達到百 分之一百廿。問題在拖延遮蓋裡快速惡化擴大,已到了蓋不住的程度。
() 由經濟學祖師之一的李嘉圖理論,人們已知道國家以財政為手段來刺激景氣其實是效果極為有限的。現代的研究也早已證明了這點。像各國舉債印鈔救經濟所 增加的籌碼,大多數都被「外部化」,意思是說因為借貸成本低,有辦法的人很容易因此而獲得籌碼從事外部的熱錢遊戲。印鈔救經濟並不會落實到生產、就業和工 資上。當今實體經濟不振,而紙貨幣氾濫,資產價格飛漲,即是亂象的寫照。
() 各國都在舉債印鈔救經濟,但各國實力不同,其結果也不一樣。美國全球獨大,它還可以對全球做著「通膨輸出,通縮輸入」,這也就是人們所說的「美國欠 債,全球埋單」。許多其他國家,特別是小中型開放式國家,由於籌碼少,它們的舉債印鈔即難免最先被內爆。而我們也必須知道當今全球債務連動,希臘的債務有 一半在德法手上。它已形成「我的債務,你的責任」這種有如蛛網的傳播,當今全球經濟已被債務所綁架!
正因全球債務危機日益深重,老問題不但沒有解決,反而是在遮蓋中惡化,現在已快到了無法承受的程度。因此去年第四季只出現極為短暫,看起來似乎復甦的樣 子,緊接著就是歐洲債信危機由小國希臘引爆。由於債務危機是一長串骨牌,排在前面的為葡萄牙、愛爾蘭、西班牙、義大利,排在後面的有英國和法國等。這串骨 牌當然不能讓它倒,這也是歐盟及國際貨幣基金出手相救的原因。但這是有誰拿出硬貨幣嗎?當然不是,它是把國家的債信危機包進了更大的歐盟這個政治實體中。
因此,過去兩年,實在是人類經濟史上值得注意的兩年。由於這兩年的拖延和問題惡化,目前才出現比較具體的真正面對問題的態度,包括削減政府債務及赤字,開 始考慮要逐步增稅,以及在金融上採取緊縮政策等。這也就是說,用債務吹漲的經濟已必須收緊,未來全球經濟可能面對的是那個比較大的W型衰退!
早在一九六年代末和一九七年代初,當時布坎南(James M. Buchanan)還沒有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,只是維吉尼亞大學教授,他就率先對債務的政治經濟學提出批判反思,認為凱因斯主義有關舉債刺激成長與就業的 說法裡充斥著許多知識上的盲點。而今天的世界,似乎證明他才是對的!

Wednesday, May 26, 2010

批評過剩與缺乏喜感


*轉載*
最近台灣經濟接連傳出好消息,包括:首季經濟成長超過百分之十三,創下卅一年來單季新高;今年民間投資成長 將達三成七,為卅五年來最高;今年出口成長率預估達百分之廿四,是廿三年來最高。同時,今年平均每人GDP可望達到一萬八千美元的歷史紀錄。
然而,這些好消息帶給人們的歡愉,卻維持不到一天,整個社會馬上又被更大的焦慮覆蓋。主要原因是,台股受歐洲債信及南北韓危機牽累連日重挫,市場一片哀 鳴,就連非投資人也不得不提心吊膽。尤有甚者,首季經濟成長的喜訊,被認為是刻意配合五二釋放的利多操作;民間投資成長,被潑上「失業率仍然很高」的冷 水;出口暢旺,被解讀成「過度依賴中國」罪加一等。至於國民所得的成長,則只是讓馬英九總統的「六三三」口號再被拿出來嘲弄一次罷了。
台灣是一個危機感特別強的社會,民眾除了擔心自己的小國夾縫處境,嚴密關注朝野之間的風吹草動,也不忘密切追隨著世界的脈動起伏,務求與國際情勢的呼吸同 步。由於對環境的敏感和對變動的焦慮,再加上虎視眈眈的反對黨和滔滔不休的名嘴,台灣人民幾乎注定不可能有太多快樂時光。
有趣的是,當瑞士洛桑日前公布全球競爭力評比時,台灣雖前進了十五名而名列第八,大家似乎仍不以為這有什麼值得開心;但同一天,南韓各大媒體登出的標題卻 是:「韓國競爭力有史以來首度超越日本」、「韓國取得歷來最佳名次」。事實上,南韓所謂的最佳成績,也不過是擠進第廿三名罷了。同屬亞洲儒家文化區,何以 兩國的憂喜反應卻如此背道而馳?
台灣社會的集體焦慮症,主要來源有三:其一,民主政治雖帶來言論和思想的解放,卻未使政治內涵和品質得到相對的提升,反而使社會共識變得難以凝聚,加深了 人們的無力感與不確定感。其二,台灣政治發展已進入瓶頸期,徒靠兩黨的輪替執政,仍無法走出朝野相互仇恨、南北彼此不滿的窒鬱,這甚至已對經濟、文化及其 他領域造成侵擾和壓迫。其三,社會上能夠抵禦藍綠對峙惡臭侵擾的淨土越來越少,但目前民間社會似又激發不出新的能量,足以衝破這項困境。在這種情況下,對 立的評論越多,只是越發互相抵銷,也越是撩亂人心罷了。
台灣本來就是一個比較缺乏喜感的社會,在內憂與外患焦慮難解的情況下,人們發抒及享受愉悅的本能也越發受到了壓抑。當馬英九提出「黃金十年」的說法,馬上 遭到綠營反嗆為「黃金一坨」;更遑論ECFA簽署在即,在野黨還在鋪天蓋地的唱衰為賣台,利用早收清單的得失來挑撥不同產業的矛盾。如此,人民怎麼能不惶 惑:這個國家到底要走向哪裡?
事實上,民主制衡被在野黨上綱為「無限的批評」,也就罷了;問題在,相對於在野黨和名嘴群的「批評強迫症」,執政黨卻始終不改其「小飛俠症候群」的一派天 真,不思對相關議題作出更符合社會期待的成熟因應。例如二二兵工廠設置生技園區的問題,政府如果自問站穩了環評及都計的立場,要在舊兵工廠上發展兼顧生 態和生物科技產業,並非不可能的事;何致因一名作家的請願,一項國家大計畫馬上陷入緊急叫停的茫然無措狀態?相對於外界的批評氾濫,政府的對應消極和畏 怯,也是加深社會焦慮的主因。
讓我們回顧一下,台灣社會上次有過一點共同的愉悅,是什麼時候的事了?是王建民在美國職棒大聯盟贏球?是李安獲得奧斯卡獎座?還是陳樹菊到紐約領獎?或者 以上沒有一件算得上數?其實,真正讓人擔心的,不是政府做得夠不夠好,不是台灣有沒有得到國際的肯定,也未必是批評者有多麼惡意和不理性,而是這個社會還 有沒有保持愉快與自信的能力吧?
2010/05/26 聯合報/社論】

Monday, May 24, 2010

母爱的表现

母乳哺育是母爱的表现。被網民喻为甜 美小辣妈的陳怡芬,今年才 22岁。她8個月前生下女兒後,持續喂母乳至今。她说,因想宣導不受地點限制也可喂母乳的觀念,所以拍下哺乳照片上傳。

Sunday, May 9, 2010

由歐盟公開譴責執行死刑來沈思

作者 : 李俊輝,碩畢,中壢教會傳道人

法務部於4月30日執行4起死刑,引起歐盟官員的抨擊;不但公開譴責台灣重執死刑,也再度呼籲廢除死刑。顯然的,這問題現在不僅是台灣內政的問 題,也是國際視聽的問題。歐洲廢除死刑背後的思想,也該是國人需要瞭解的。

歐洲黑暗時期

從羅馬帝國的滅亡到文藝復興開始被稱為歐洲黑暗時期,在此期間教皇所設立的宗教裁判所(Inquisition),為歷史中極黑暗的一頁。教皇以 「消滅異端為由」,於1233年正式成立了一個專門審判異端的教會法庭。在法庭中,被控異端者不准有律師,也不能得知原告的身分,一旦被控為異端,孩童、 罪犯、或未經證實的傳聞,均可當作正式證辭。被告在證實無辜前,都被視為有罪,當庭悔改者可由死刑改為終身監禁,凡為被告辯護者,均視為共犯。有些史學家 發現,當時宗教裁判所採用的酷刑,就是那時期對一般罪犯所用的逼供手法。

當中世紀的羅馬天主教,正竭力擴張教皇權利,爭奪政治勢力,並聚斂財富的同時;法國西部與義大利北部的山區,出現了一個主張回歸聖經的清流團體— 瓦勒度派。他們沒有主教或教皇,拒絕一切人為的信條,反對宗教裁判所、十字軍和死刑等違反聖經的實行。明顯的,這裡所謂死刑是違反聖經的實行,指的是當時 宗教裁判所的行為,與現在所討論的死刑不可同日而語。

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時期

瓦勒度派的忠信、清心,他們對於聖經的堅守,實為中世紀黑暗歷史中的一線曙光,也是日後宗教改革的先驅。這個回到聖經的思想繼續在歐洲蔓延開來, 影響了歐洲在十四至十七世紀的文藝復興時期,讓人重新思索個人的價值。從十四世紀英國的威克理夫,十五世紀捷克的胡司,到十六世紀德國的馬丁路德、法國的 加爾文所確立的宗教改革,都強調「唯獨聖經」,作為他們思想上至高的準則,於此同時也確立了人權的思想。因此,筆者試著以具有普世價值的聖經觀點,來探究 此問題。

死刑是罪的結局

羅馬書六章提到:『因為已死的人,是已經從罪開釋了。』這裡指出藉著死,就從罪行及其歷史與審判得釋放了。接著還說,『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。』工 價是照著人的工作,按著公義而得的代價。若這罪債大到一個地步,無法為普遍的人所接受,則需要付上生命的代價作為罪債。

死刑不是因人的憤怒與報復

雅各書一章說:『人的忿怒並不成就神的義。』剛才提過,死是對於罪的公義代價,但神的義無需人的忿怒幫助;要成就神的義,人的忿怒是無用的。所 以,死刑不該是為著受害家屬悲傷與憤怒的感受而有的。

死刑可由人作為代表權柄來執行

王清峰部長在理性與寬容一文提到,『死刑是最危險的刑罰。從事審判的是「人」,而不是「神」。』這話固然不錯,但另一方面神也將審判的權柄暫時交 給代表的權柄。羅馬書十三章說,『在上有權柄的,人人都當服從,因為沒有權柄不是從神來的,凡掌權的都是神所設立的。所以抗拒掌權的,就是抗拒神的設立; 抗拒的必自招處罰。』表示今天掌權的確有處罰的權柄。

死刑提醒人該看重屬靈永遠的生命過於肉身短暫的生命

哥林多後書說,『我們原不是顧念所見的,乃是顧念所不見的,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,所不見的纔是永遠的。』如果一個人肉身的生命因著所行所為,社會 普遍的價值觀無法接受時需要處以死刑。此時真正該關切的,是他將來屬靈的生命如何呢?而非只關心這短暫的肉身生命。馬太五章說:『因為你肢體中的一個喪失 了,強於你全身扔在火坑裏。』這裡指出我們需要不惜任何代價除去罪的動機,為著將來的生命。

死刑是與嚴重的犯罪相稱的

與主耶穌同釘十字架的有二個強盜,他們被羅馬政府定為有罪處死,就是在強盜自己的眼光中,也是應殺無赦的。其中一個強盜說,『我們受刑是應該的, 因我們所受的,與我們所作的相稱。』到這生死關頭的時候,他回想他一生的行為,就不禁的承認說,他的死刑是他所當受的,因為他的行為配得十字架的刑罰。相 信此時他良心上的苦痛比他肉體上的苦楚,更為難堪,所以他說出這樣的話。也因著他這樣的覺醒,接著他求耶穌一件事:『耶穌阿,你來進入你國的時候,求你記 念我。』主耶穌對他說:『我實在告訴你,今日你要同我在樂園裏了。』他成為主耶穌所拯救的第一個人。這是非常有意義的。

死刑是神為著對付罪的問題

彼得前書二章說主耶穌的死是,『在他的身體裏,親自擔當了我們的罪…』表示基督釘十字架,乃是基督替我們罪人受了死刑。因著我們有罪,也因著神有 義和愛,基督必須為我們釘十字架,他是為著贖人的罪而死。

死刑是對眾人的教育

有人抓到一個行淫的婦人,把她帶到主耶穌面前。他們說,『夫子,這婦人是正在行淫時被拿的。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們,把這樣的婦人用石頭打死,這 樣,你怎麼說?』他們問主一個很狡猾的問題。耶穌若答說,他們必須用石頭將她打死,那麼祂將失去作救主的地位。但另一面,祂若說他們不該用石頭將她打死, 那麼他們就要說,祂干犯了律法。這問題是個狡詐的詭計。豈知主的答覆不是可以或是不可以擲死她,乃是說,誰是沒有罪的,可以先用石頭擲死她。這個要求摸著 每一個人的天良。於是『他們聽見這話,就從老到少一個一個的都出去了;只剩下耶穌一人。』一般人想知道的是,主耶穌是否贊成將那婦人當眾執行死刑。但他將 這個問題轉到每個人身上,為要教育眾人。使眾人先想想自己的情形,再來看這婦人的處境。

從是非對錯轉向生命

在《紐倫堡大審》這一部電影最後,老法官對年輕的德國律師說:「你非常聰明,很會運用邏輯程序,但是不要忘了,合於邏輯的事不一定是對的。」本文 的負擔不在於討論是否贊成執行死刑。若從歷史的發展與聖經的例子,其實二者都有其根據,也都有道理。正因如此,單就是非來討論廢死與否的對錯,將難有共 識,對社會的正面幫助也不大。本文重於引導讀者思考贊成與反對的者想法與態度,並從自己的心靈深處來體會。如前段所題,主耶穌面對這問題時,有一件事值得 我們注意的,就是主沒有罪,主應該用石頭擲死她;可是主卻沒有。難道主真的廢掉律法麼?真的廢棄他的公義麼?沒有,她的罪還是應該受死刑,主所以能夠不用 石頭擲死她,所以赦免她,是因為過不久他要在十字架上親身擔當她的罪了。我們雖不能如同耶穌一樣擔當別人的罪,但將人從是非轉向生命中良心的原則,卻是我 們可以學習思考的。

●轉載自NOWnews「今日論壇」

Monday, May 3, 2010

蔡英文的大轉彎是行騙?


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拋出願意和中國進行實質對話的主張,是險旗也是妙著,一旦有成,將讓天王就此退位;如果沒成,至少能讓讓民進黨注入變異的基因。而近日的 觀察就是黨內「老舊地錨」的天王是否會拋棄心結彼此奧援,擋住黨內的這場「走山運動」。

民進黨「十年政綱」社會對話於2日展開「變動的國際情勢與台灣全球戰略」座談,蔡英文表示,民進黨主張從「全球戰略平衡」和「區域安全」的角度, 思考台灣與中國的關係,因此民進黨願在不預設政治前提下,與大陸進行直接且實質的對話溝通。

蔡英文今天在接受部分日本媒體訪問,會後民進黨國際事務部主任蕭美琴轉述訪談內容,用語更為具體。她指出,蔡英文認為現階段民進黨與中國互信基礎 不足,用比較多層次多元方式進行對話,比較具有實質意義。至於對話的方式,民進黨堅持的是透明化,在人民信賴基礎下,結合長期與民進黨在一起的社會運動、 公民運動、環保、婦女、人權等團體,與中國社會對話,另外也可以透過智庫學者專家,逐步建立互動。

蔡英文的大轉彎,整個過程並不太令人意外。首先,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已經從「逆向坡」行進到「順向坡」的路段,就算「無風無雨」都可能崩坍;特別是 在雙英辯論後,蔡英文所領導的黨看起來擋不住ECFA,因為連國民黨都有意藉ECFA公投綁五都大選,就可看出謝長廷成立的「ECFA公投行動聯盟」對藍 營不構成太大威脅性。

對內方面,黨內「天王」又開始蠢蠢欲動,如謝長廷等人還明褒暗貶的以「肉包說」喻蔡,因此蔡英文要能屹立不搖,必須有策略的進行「拔樁」,以大躍 進方式通過危險地段,藉著「走山滑坡」的手段清除扯後腿的反對派。

儘管呂秀蓮今天上午指出,蔡英文的一些話陳水扁執政時代就講過,主要是北京相應不理,言談中似乎不看好蔡英文的主張。但可以觀察的是,蔡英文這次 是求變還是行騙,可以從近日的一些發展看出蛛絲馬跡。

事實上,前陸委會主委陳明通日前也恰巧發表「面對中國的戰略思考」,提出民進黨的五項兩岸基本方針,正好呼應蔡英文從「全球戰略平衡」與「區域安 全」審視兩者的定位。

陳明通的所謂五大方針,第一點開宗明義說「在全球網路中,重新定位與中國的關係」;其次才是台灣與大陸維持穩定關係,並與周邊國家合作,共同維持 台海的穩定;最後才是堅持台灣是一個「主權獨立國家」,任何有關獨立現狀的更動,必須經由台灣人民全體以公民投票的方式決定。

蔡英文以「全球戰略平衡和區域安全」的角度重新審視兩岸關係,迥異於李登輝時代的「特殊兩國論」或陳水扁時代的「一邊一國」,可以看出蔡已不把主 權放在不可動搖的第一位。不過在反對者眼中,中國在ECFA的「讓利」其實就是要台灣讓出主權,這樣的主張無異於國民黨馬英九的翻版。因此,蔡英文這次所 拋出的震撼彈,勢必讓民進黨內的眾山頭出現震動,屆時是誰被「埋進歷史的灰燼」還是未知數。
[轉載自中央社]

Sunday, May 2, 2010

陳樹菊女士將頭一遭搭機赴美領英雄人物獎




 
中央社 [5/02/2010]

     「搭飛機會不會丟掉?」獲選美國時代雜誌英雄人物的台東菜販陳樹菊,經總統府和台東縣長黃健庭勸說,終於答應明天赴美國接受表揚;但生平第一次出國的她相當害怕。
 
     陳樹菊今天下午130分由台東搭機北上,先赴外交部領事事務局辦護照,領務局也將加班協助陳樹菊。隨後,馬總統下午320分在總統府 接見。「時代」將於4日晚間在紐約林肯中心舉行頒獎典禮。
 
     外交部新聞文化司副司長章計平上午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,明天上午陳樹菊會到美國在台協會辦美國簽證,傍晚就搭機啟程,機票費用由外交部處 理,且沿途都有人協助照料陳樹菊,包括接機等都不用擔心。
 
     陳樹菊今天難得睡到清晨5時起床,她平常都是凌晨2時起床,趕往果菜批發市場批菜,今天清晨不用趕去批菜,直接到攤販收拾剩菜。她告訴隔壁攤販說,「我要出國了,這幾天幫我顧攤子。」
     陳樹菊獲選美國時代雜誌英雄人物後,一直未接獲主辦單位電話,是否去美國紐約領獎,自己也「不知道」;另一方面,她從未出國,也「不想出 去玩」。
 
     陳樹菊說,昨天下午接到總統府電話,「嚇一跳」,「總統那邊說,阿嬤 (陳樹菊)妳真的獲選,我們會幫妳辦好所有出國的事,希望妳到美國接受表揚」。
 
     「到了三更半夜,阿嬤 (陳樹菊)終於答應了」,黃健庭表示,昨天下午接到外交部和總統馬英九的電話,於是「銜命」勸說陳樹菊到美國接受表揚,到了晚上,阿嬤終於答應前往美國。
     「搭飛機會不會丟掉」?黃健庭說,阿嬤心裡很害怕,多次問他「會不會丟掉」,他向阿嬤保證「台東縣政府和外交部會安排一切,會派專人陪妳 (陳樹菊)去」,阿嬤才點頭答應,不過,她要求台東人陪她出國。
 
     今年61歲的陳樹菊,未婚,從13歲開始在台東市中央市場賣菜,辛苦掙的錢全部捐給學校興建圖書館以及幫助窮人,她的義行今年3月獲選 「富比世亞太善心榜」,接著又獲選美國時代雜誌英雄人物。
 
     一輩子辛苦賺錢,除大年初一休息,陳樹菊生平只休息過3次,前2次是生病,分別到台北和花蓮住院,第3次則是這次前往美國接受表揚。這也是她生平第1次出國,內心充滿恐懼。

Saturday, May 1, 2010

Vera Baker and B. Obama


根據美國「國家詢問報」(National Enquirer 430日報導,現任美國總統歐巴馬在2004年競選參議員時,與資金籌集人微拉貝克(Vera Baker)曾在華盛頓一家旅館過夜。但目前「國家詢問報」已修改原始報導標題及內容細節,且原始連結亦已被更改。

「國家詢問報」430日的報導指出,2008年時歐巴馬與貝克的「不正常關係」網上已有流傳,但當年無法得到確實證明。現在有人提出當時旅館監視錄影帶 畫面,證明歐巴馬婚外情確有其事。此事若屬實,極可能影響歐巴馬的總統任期及與妻子蜜雪兒的婚姻關係。

「國家詢問報」向以報導八卦消息著稱,但2010年因獨家揭露美國民主黨總統參選人、前參議員愛德華茲的婚外情,首度入圍普立茲獎(Pulitzer Prize)。
[2010/05/02 聯合新聞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