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在掐滅台灣的未來?
5月4日是五四運動90週年。在台灣,五四早已從記憶中抹去;但很巧合地,在五四前夕,台灣發生的幾件大事,卻與五四精神形成明顯的對比,令人不能不憂心,台灣的未來似乎也愈來愈模糊了。
一國的未來,寄託在下一代身上,這是人人都明白的道理。在五四這一天,一位教育界的元老級教授發表公開信,憂心忡忡地指出:九十年前的「新青年」熱血沸 騰,一面以行動保衛國家主權,一面高呼「德先生」與「賽先生」,為國家的覺醒與奮起,攘臂向前;今日的青年缺乏理想,也不務實,遑論國家前途、世界命運, 連自己本分的讀書工作也棄如敝屣,上課打瞌睡乃至根本蹺課,言不及義、好逸惡勞,因而學力低落、字不成句,教室以外的社團活動更乏人問津。國家的未來若寄 託在這樣的下一代,乃至一代不如一代,不待他人侵侮,我們豈能不自殞滅?
多年來許多有識之士心以為憂,聲嘶力竭地大聲疾呼,希望能力挽狂瀾;因為眼見未來暗淡無光,卻看到對岸的青年發憤圖強,夙興夜寐,清晨魚貫排隊等待圖書館 開門,夜半還見其中燈火通明,與我們三、四十年前的情況幾無差異。當對岸的未來精神抖擻、朝氣蓬勃地展現在這一代年輕人身上,與我們的下一代正好要在同一 個戰場中力分高低,見此誰能不憂形於色?
是誰摧毀了我們的未來,將三、四十年前雄姿英發的青年改換成玩網喪志、頹廢墮落的一代?有人說,教育改革是罪魁禍首;大學之門大開,又碰上少子化的逆流, 使得幸運的年輕人躺著也可以進大學。因而過去黎明即起,全力拚搏,挑燈夜讀唯恐時不我予的精神,完全蕩然;校園走調的民主,將惡質的選舉文化發揮得淋漓盡 致,學生手操生殺大權,讓再硬頸的教授也不能不低頭。但迷信數字的升等制度與補助政策更助紂為虐,驅策每個仰人鼻息者鎮日裡為國外期刊強塞無人引用的論 文,置教師的神聖使命於度外,甚至無暇抬起頭來看看週遭的現實、眾生的苦樂。這個講台上埋頭於期刊論文的為人師者,到講台下打瞌睡、迷上網不務正業的學生 所構成的共犯結構,就在親手摧殘我們的未來。
該怎麼辦?搶救之道要雙管齊下;一邊將教師的頭從論文陷阱裡拔出來,讓他們重新承擔起為人師表傳道授業的使命;另一邊則將夙興夜寐在網上虛度時光的學生拉回學習專業的正軌,收緊發條、拉高門檻,不努力、不夠格者一律請出門外。
期盼教育當局、國科會主事者力改積弊,放棄已經走入偏鋒的量化考核方式,何其難哉!一旦放棄這個尚方寶劍,他們將付出數倍時間心力,而且茫然不知如何獎優汰劣、善盡厥責。
只好從另一邊下手。大開的大學之門,關上更加困難,少子化的逆流,我們的政府也束手無策;因而唯一的辦法,就是引入更多活水,讓許多台灣年輕人在僧多而粥 漸不足的疑慮之下,趕緊打起精神正面迎戰;最好引進的競爭者求知若渴、掌握每個機會努力學習,成為沙丁魚中的鯰魚,激得我們的下一代漸知奮進。
開放大陸研究生與大學生來台就讀,正是對症良藥。但凡事只看黑暗面的在野黨立即大聲喧嚷,這會排擠台灣學生的教育資源、就業機會。有五位似具五四精神的大學生也如響斯應地走上街頭嗆馬,要求立即停止修法開放陸生來台。
但他們不知,開放,正是要排擠本地大學生不知死活、坐擁太多教學資源卻任其唐捐的頹唐自棄。為了我們共同的未來,希望在野黨將戰場移往他處,我們樂見更多大學生從網上走下來,關心自己與國家的未來,只要多見、多思,終會找到正確的道路。
轉載自【2009/05/05 經濟日報】
Big Eagle: Competition will help raising the standard and also make people more serious about the education.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