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esday, July 10, 2007

台北盆地的隱憂

漳、 泉人划著小舟,沿著「康熙台北湖」的唭哩岸,和凱達格蘭族比手畫腳進行獸皮、碎金、雜貨交易。那是300年前關渡、北投的歷史場景。如今物換星移,悠遊台 北街頭,眼到之處盡是高樓林立,人潮、車潮滾滾,有些人還走入地下街搭乘四通八達的捷運。都會的榮景,呈現政、經的無限活力。然而會有多少人知道或想到台 北盆地萬一遭遇超大洪水及蓄勢待發的大地震後果?這些問題雖屬不確定性,但遲早會遭遇。

今年美國前副總統高爾的「不願面對的真相(An Inconvenient Truth)」言論,引起我們省思賴以生存的環境,也聚焦於可能即將接踵而至的大自然反撲。縱使我們有千萬個不願意,也只能接受。在無奈的情況下,我們能 做的事只有未雨綢繆及趨吉避凶,或企圖將災難降到最小。因此,我們必須先了解台北地理環境之潛在性問題。

由於歷史的因緣際會,大台北地區建城120年來,已聚集超過七、八百萬人口及約300萬戶建物,約占全台總數三分之一,成為台灣政經中心。無可諱言,近代 的都市規劃較側重於生活、交通功能及土地充分使用,甚至受政治利益影響而一再變更,未能尊重自然條件,並深入了解天然災害的威脅而導向安全發展境地。

依台灣地質史看,台北盆地係因其鄰近正斷層活動陷落後,再由大漢溪與新店溪沖積而成。20萬年來,曾經多次陷落形成大湖。最後一次是在清康熙33年(西元 1694年)發生規模7的大地震,三重、蘆洲一帶地陷,海水入侵而成為台北湖。此後,泥沙又快速淤積,湖水再次乾涸,遂成為今日人口密集的盆地。

1815年台北又發生強烈地震,龍山寺建築完全倒塌,災情慘重;100年前,台北下方約80公里處,再發生規模7.3的大地震,造成建物千餘間損壞、百餘 間全倒;1999年在台灣中部發生規模7.3的集集大地震,台北市雖然震度只有4級,但災損已夠令人怵目驚心。這300年來的三次大規模震災,前兩次只留 下一些模糊的文史記載外,已無人知情。而集集大地震之恐怖現象,不到十年亦已被淡忘,就像人們容易忘記瘡疤之痛。現在我們在盆地上過日子,不過是暫且性的 安逸罷了。這絕非危言聳聽,亦非杞人憂天,我們要有「覆巢之下無完卵」的危機意識,並理性地思考萬一再發生規模7.3以上的大地震,地層的錯動、滑移,將 會把台北盆地眾多地下管線搞成一團糟。瓦斯、自來水、電力無法供應;排水幹管無法排出;大樓東倒西歪、祝融肆虐;30多座跨河橋梁斷裂;捷運無法使用。整 個都市維生系統陷於癱瘓。就300年來台北盆地的地震活動歷史及地體構造未改變的情況下,這些是台北極可能發生的大事,也是人們最不願意面對的情境。

再說水災,2001年納莉颱風,水淹台北地區的狀況,讓人刻骨銘心,此後,不論地下的捷運、鐵道、停車場或一樓用戶等,每逢颱風豪雨就會浮現恐懼的淹水陰 影,令人忐忑不安!聯合國跨政府氣候變遷小組(IPCC)也提出警告:全球暖化將使氣溫更熱,颱風也會更強烈,南北極冰山加速融化亦將導致海平面上升。又 依中央氣象局表示:未來降雨會更集中且越強。故在豪雨和海水倒灌交相作用下,沿河兩岸堤防及抽水站可能經不起考驗。政府勢必投入更多防洪經費,持續抵抗大 自然的反撲,惟恐事倍功半。

記憶中的水患與震災長期困擾我們且難以抗拒。近年來全球暖化引起的天災將更詭譎多變,這不是單靠工程技術所能克服。政府亟需坦然面對真相,透過歷史、地理 的人文省思,結合氣象、地球科學、工程技術等專業領域,集思廣益,尋求減災對策之餘,更應以宏觀角度思考區域均衡發展,積極為居民化解隱憂,謀求「安居樂 業」和「永續發展」的空間。(作者是財團法人中興工程顧問社研究員)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