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October 19, 2009

政治是什麼 ?

孔子:「政者,正也。子帥以正,熟敢不正?」

孫中山:「政是眾人之事,治是管理,政治就是管理眾人之事。」

艾克頓爵士(Lord John Acton) (英國):「權力使人腐化,絕對的權力會使人絕對的腐化。」(Power tends to corrupt and absolute power corrupts absolutely.)

林肯(美國第16任總統):「感謝上帝,這個國家不必只依靠任何一個人!」


  類進入二十一世紀「全球化」時代,雖然愈來愈多的人談「政治」(politics)而色變,但「政治」仍如影隨形,你不理它、不談它、不想它,它依然故我,它始終是左右人類生活中最為關鍵的力量之一;從人類群居開始,舉凡由「人」組成的團體、組織或「政府」體制,「政治」便無所不在。


  問題是:什麼是「政治」?「政治」又是什麼?當今不少人談及「政治」,總覺得這是政治學者的工作,是政治人物專屬的事情,甚至直覺地把「選舉投票」等同於「政治」;然而,「選舉投票」並不等於「政治」,它是「政治」行為中重要的一環,卻不是全部。


   把「選舉投票」等同於「政治」,在理論及實質上均潛藏著巨大的風險。因為如果公民在履行完「選舉投票」的行為後不再聞問「政治」,而任由掌權者姿意擴權 及黨派政客進行「政治分贓」,其結果就是公民會因為感到「政治是一種高明的騙術」,以致對「政治」日益感到冷漠、疏離,最後勢必使任何型式的「政治」機制 走向衰敗;相對的,如果公民知道個人的「政治參與」真的會帶來不同、是有效的,則「民主政治」存活的機會便會大增。


  從「政治」的本質而言,它是一種基於「權力」所作安排與分配的關係,落實在政府組成的政體機制上,主要分成「民主」與「專制獨裁」兩種。然而,不管是「民主」或「專制獨裁」政體,其運作均以「人」為基礎;也因此,「人」(包括政治人物與所有公民)與「權力」的相對關係,是影響「政治」良窳最為關鍵的因素。


  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在二百年前建國時,其制憲先賢會把「三權(行政、 立法、司法)分立」、「權力制衡」作為政體設計的初衷。因為「權力」像一頭巨獸,即使你不理會牠,牠往往會回過頭來吞噬人類,而「人」對於「權力」的渴望,宛如野獸一樣充滿著野心,因而,人的「野心」必須運用「權力分立」及「制衡」的制度設計予以框限、控制。


  這是「人」與「權力」關係在「政治」行為上的最大矛盾。對此,政治學家胡克(Sidney Hook)提出了因應之道,他認為如果「民主政治」是人類的選擇,則一個有效的「民主」政體,必須具備二項正面要件:一,對「領袖」抱持「理智上的不信任」(an intelligent distrust of its leadership),並以近乎「偏執的懷疑」及「不盲從」(a skepticism stubborn but not blind)面對所有渴求權力擴張的要求;其次,所有公民皆應以「嚴肅而帶有批判性」(critical method)的立場,關注社會生活中的每個過程。


  至於何以是「民主政治」?有不少人從「民主政治」實踐過程中所出現的貪腐與效率低落等現象,質疑「民主政治」是否適宜作為人類最佳的政治選擇;然而,從人類現存的政治體制中,迄今為止卻難以找出比「民主政治」「雖不滿意但可接受」的其他選擇。政治學大師道爾(Dahl, Robert Alan)在他那本言簡意賅的《論民主》(On Democracy)一書中,列舉了十大要點解釋「為什麼我們需要民主」: 避免暴政、保障基本人權、普遍自由、自決、道德自律、人性培養、保護個人基本利益、政治平等、追求和平、追求繁榮。


  值得注意的是,當「政治」進入「全球化」時代之後,也顯現出一種「人性化」的趨勢特質,即:「政治」,不只是「權力」的關係,也應是一種「良善治理(善治)( good governance)的模式,這也是「政治」論述中的最高境界。所謂「善治」,指的是國家在進行「政治」決策的過程中,對於「權力」的運用,應以整體人民利益及社會福祉作全方位的考量,它包括八個主要特性:參與性(participatory)、共識性(consensus oriented)、負責性(accountable)、透明性(transparent)、回應性(responsive)、效應性(effective and efficient)、衡平性(equitable and inclusive)與守法性(the rule of law)等。

 

   「政治」絕非萬靈丹,但如果不了解「政治」,甚至對「政治」冷漠,卻會置己身與社會於險境。如果說「人」對「權力」的野心像一頭兇猛的怪獸,則「政治」 就像一帖藥,儘管良藥苦口,但劣藥也可能傷身殞命;拿捏的關鍵,在於能否透過制度性的設計讓「權力」受到控制,這是「政治」良窳的主要關鍵。


** 本文取自王榮霖部落格: “新聞線上


1 comment:

Big Eagle said...

「政治,是一種兼顧熱情和判斷,出勁而緩慢穿透硬木板的工作。歷史已經證明,如果不是再接再厲追求這世界上不可能的事,可能的事也無法達成。要做到這一點,人必須成為領袖,更必須是平常意義下所謂的英雄。即使兩者都不是,也必須讓自己的心腸堅韌,使自己能泰然面對一切希望的破滅。」……德國學者韋伯( Max Weber )<政治作為一種志業>